Created By
William Tong
布面丙烯
Curator
Luke Chapman
《石鼓洲焚化爐運輸系統》代表了當代風景畫的重大成就,尤其是它如何透過美學手段來處理生態問題。藝術家將可能引起爭議的主題——與廢物管理相關的基礎設施——轉變為對光、氛圍和人類對自然世界的干預的思考。 這幅畫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其非凡的天空處理,讓人想起傳統的中國風景畫和特納的氛圍創新。這一天堂般的戲劇與下方刻意克制的工業和海洋元素的渲染形成了鮮明對比,創造了短暫與建造之間的對話。這種並置引發了人們對必要基礎設施和環境影響之間關係的思考。 這部作品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拒絕採取簡單的政治立場。藝術家並沒有將焚化爐的運輸系統描繪成環境惡棍或技術救星,而是將其置於一個自然美景與人類幹預共存的複雜視覺生態系統中。精緻的線性元素定義了船隻和港口結構,與更流動的大氣處理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張力,反映了基礎設施發展中固有的概念張力。 對於那些對涉及緊迫的環境問題的當代風景藝術感興趣的收藏家來說,這件作品提供了一種複雜的視覺語言,它承認複雜性而不是提供簡單的答案。藝術家展現了處理大氣效果和精確觀察的非凡技術能力,創作出既能記錄地點又能對環境變化做出情感反應的作品。透過這種平衡的方法,這幅畫引導觀眾思考如何將功能性基礎設施融入我們的景觀概念中。
《石鼓洲焚化爐運輸系統》呈現了一個海港景色,奇異的天空佔據了構圖的近三分之二。天空的廣闊空間展示了對雲層的精湛渲染,這些雲層以明亮的粉彩色系——淡紫色、淺藍色、粉紅色和金黃色——排列成戲劇性的、一氣呵成的圖案,暗示著運動和大氣深度。在這片壯觀的天空之下,有一片水體,呈現出柔和的紫色和藍色,形成了一個反射面,使整個構圖融為一體。下部描繪了一個港口,港口停泊著許多船隻(小船和大船),在淡紫色的水面上呈現出陰影的輪廓。構圖的右側是海岸線,有碼頭、船桅杆以及看似控制塔或小型建築的建築,全部用精緻的線性元素和大氣的水墨渲染而成。遠處的山脈或基礎設施元素形成了微妙的地平線,而整體色調從天空的鮮豔溫暖過渡到前景中更冷、更柔和的色調。繪畫將精確的觀察元素與大氣效果結合,創造出介於紀實風景與情感反應之間的場景。
Created By
William Tong
102 x 102 cm | 40 x 40 i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