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d By
William Tong
布面丙烯
Curator
Luke Chapman
《尋路 2》繼續對工業景觀進行藝術探索,其情感基調與其姊妹作品相比發生了顯著轉變。先前的作品採用了冷色調的藍綠色,而這幅畫則引入了一種溫暖、幾乎懷舊的色調,將工業建築變成了一種近乎崇高的事物。 玫瑰金的氛圍處理暗示著黎明或黃昏——普通結構呈現非凡品質的過渡時刻。這種時間上的模糊性構成了這幅畫的概念基礎,顯示我們對工業景觀的感知會隨著背景和視角而改變。金色導航線在構圖中創造了視覺路徑,同時參考了燈塔信標、探照燈、甚至神聖的照明——要求觀眾重新考慮這些實用結構作為超越的潛在場所。 這部作品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在記錄衝動和情感反應之間進行了巧妙的協調。藝術家保留了工業建築的可識別特徵,同時透過大氣處理和構圖手段將其提升。這種方法既抵制天真的浪漫主義,也抵制憤世嫉俗的批評,而是採取一種微妙的中間立場,承認工業化的複雜遺產。 對於對當代風景畫感興趣的收藏家來說,《尋路 2》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考,即我們如何在人造且超越人類規模的環境中導航。作品成功地在實用結構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美,同時承認了它們的文化和環境意義。透過這種浪漫的工業美學,藝術家邀請觀眾重新思考傳統風景畫中通常被忽視的空間。
《尋路2》呈現了一幅沐浴在柔和玫瑰色氛圍中的工業景觀。該作品以一個突出的工業結構——圓柱形筒倉或儲罐——為特色,從以單色灰色和黑色呈現的霧濛濛的城市環境中崛起。金色光芒從中心點向外散發,像燈塔或方向指引一樣穿過構圖。畫布的上部逐漸變為明亮的粉紅色和桃紅色的天空,與下方柔和的工業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幅畫的氛圍賦予了場景一種夢幻般的質感,建築元素似乎從層層霧氣或霾霧中浮現,又消失在其中。在構圖的底部可以看到一個不明顯的小車輛或機械形狀,將原本虛幻的場景與人類活動連結起來。這幅畫結合了精確的幾何元素(金色光線)和柔和的繪畫技巧,模糊了固體形式和大氣效果之間的界限。
Created By
William Tong
150 x 100 cm | 59 x 39 in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