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ed contemporary art: Where emerging talent meets established voices, building tomorrow's collecting community
Highlighted articles
Featured Artists

Curator's Selections
Luke Chapman
Luke Chapman 的做法根植于这样的信念:艺术应该让所有人都能接触到。

Hong Kong Express series, "No way to be good" (蕾絲書法—沒有辦法做乖乖)
by Luke Chapman
用蕾丝作为墨水尤为引人注目;它将传统的书法实践转化为关于身份和记忆的当代对话。该系列中的每一件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而且还涉及关于文化遗产、怀旧和香港现代生活复杂性的持续讨论。

- 酯类花边雕塑
- 100.0 x 155.0 cm x 20.0 cm (39.37 x 61.02 in x 7.87 in)
HKD 55,000

More Dim Sum (更多点心)
by Luke Chapman
在 Francesco Lietti 的最新系列中,我们看到了香港脉动的城市活力与他独特的混合媒体手法的巧妙融合。这件特别的作品采用了他标志性的媒体与树脂在画布上的结合,以近乎爵士乐般的节奏捕捉了这座城市的垂直性,建筑物像现代主义乐谱上的音符一样摇曳。

- 布面油画
- 90.0 x 60.0 cm (35.43 x 23.62 in)
HKD 33,000

Dawn2020(曙光再现)
by Luke Chapman
当代中国水墨画 曙光乍现系列 Mediha Ting 的《曙光再现》是对转变的研究,捕捉了第一道曙光突破黑暗的静谧之美。一层层的金黄色、柔和的蓝色和紫色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运动感——就像薄雾升起,或者太阳完全升起之前天空的变幻。颜料的流动性、条纹和溅射的可控自发性赋予了作品一种有机的节奏。光不仅仅是照亮;它向前推进,以一种既不可避免又令人深感震撼的方式消解了黑夜。

- 纸本水墨
- 240.0 x 160.0 cm (94.49 x 62.99 in)
HKD 121,000

寻路 2
by Luke Chapman
“寻路 2”继续对工业景观进行艺术探索,与姊妹作品相比,情感基调发生了显著变化。前作采用冷色调的蓝绿色,而这幅画采用温暖、近乎怀旧的色调,将工业建筑变成了近乎崇高的事物。 玫瑰金色的氛围处理暗示着黎明或黄昏——普通建筑呈现出非凡品质的过渡时刻。这种时间上的模糊性为这幅画提供了概念基础,表明我们对工业景观的看法会随着环境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金色的导航线在构图中创造了视觉路径,同时参考了灯塔信标、探照灯,甚至可能是神圣的照明——要求观众重新考虑这些实用建筑作为超越的潜在场所。 这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在纪实冲动和情感反应之间进行了巧妙的协调。艺术家保留了工业建筑的可识别特征,同时通过氛围处理和构图手段将其提升到更高水平。这种方法既抵制了天真的浪漫主义,也抵制了愤世嫉俗的批评,而是占据了微妙的中间立场,承认了工业化的复杂遗产。 对于对当代风景画感兴趣的收藏家来说,“寻路 2”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即我们如何在人造和超越人类规模的环境中导航。这幅作品成功地在实用结构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美,同时承认了它们的文化和环境含义。通过这种浪漫工业美学,艺术家邀请观众重新思考传统风景画传统中通常被忽视的空间。

- 布面丙烯画
- 150.0 x 100.0 cm (59.06 x 39.37 in)